2009年2月18日星期三

美科研人员掌握“水变油”技术

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了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克雷格·格兰姆斯的“水变油”实验:宾西法尼亚大学操场内,上演了一幕让人瞠目结舌的奇迹。研究者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装入一种纳米试管中,在光的作用下,开始发生化学反应,转化成俗称“天然气”的甲烷。近日,格兰姆斯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格兰姆斯试验所用的设备


用于将“水变燃料”实验的二氧化钛钠钠米管 

 
1996年,美国上映了一部名叫《链式反应》的科幻影片,说的是芝加哥大学的一群科学家,搞出了一种全新的能源技术,这种技术能够从水里提取出无穷无尽廉价而又环保的燃料。结果,当负责这个项目的科学家,打算向外发布新闻时,一群蒙面杀手从天而降,炸毁了整个实验室,“水变油”技术灰飞烟灭。
 
13年后,原本只会在科幻片中出现的“水变油”技术变成现实,他的发明者同样是美国高校的一群科学家。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材料工程学教授克雷格·格兰姆斯和他在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同事们一起在学校的草地内,用二氧化钛纳米管(大约135 纳米宽,0.1毫米长)去催化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结果喜出望外地得到想要的结果——碳氢化物。
 
“这是一个相当艰难的项目,我们为此研究超过一年半,而且是在完全没有先例参考的情况下完成的。”格兰姆斯告诉记者,尽管在他之前,已经有科学家提出了用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催化反应,但由于催化效果不明显,科学家普遍认为这一研究没有任何价值。对此,格兰姆斯却提出不同观点。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尝试,他发现当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通过二氧化钛纳米管,同时引入氮气,另外在纳米管的表面负载了铜和铂的纳米颗粒,生成碳氢化学物的速度比以前快了20倍左右。
 
“蚊型”团队的大成果
 
格兰姆斯教授带领的研究团共有12人,“水变油”项目只是整个研究项目中的一小部分,只有4人参与,和一般队伍庞大的科研团队相比,只能算一个“蚊型”团队。“我主管项目研发,研究员Oomman Varghese负责研发,他的助手研究生Thomas La Tempa,最后一个成员是擅长纳米管研究的Maggie Paulose。”
 
在开始“水变油”研究项目前,格兰姆斯发明了一种名叫“利用可见光分解水”的新技术,这为“水变油”提供了基础的技术保障。2007年7月,格兰姆斯在《纳米快报》(Nano Letters) 上发文称,由自动排列、垂直定向的钛铁氧化物纳米管阵列组成的薄膜,可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2008年夏天,格兰姆斯在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进行实验。首先,他向钢管内通入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用纳米管薄膜覆盖住仪器的后部,然后在容器顶部安装石英窗户使阳光进入。随后,把这个封闭的仪器在天气好的时候放置在室外的校园内。“当阳光照射在纳米管上时,纳米管释放出高能量的载荷子,使得水分子分解为氢氧自由基和氢离子。二氧化碳分解后的产物——氧气、一氧化碳和氢气后,就反应生成了甲烷和水。”
 
“每克二氧化钛纳米管,大约每小时生成160毫升碳氢化学物。这个反应速率至少要快于先前在紫外线下得到的结果20倍。”格兰姆斯指出,在整个反应后期,铜和铂催化作用明显,但由于铂的价格昂贵,如何减少铂含量而使得催化效果不变,仍值得研究。
 
“还不具备拯救人类的能力”
 
在《链式反应》中,杀手“香农博士”这样说:搞出“水变油”技术当然是好事,但当今社会的能源支柱是石油!如果“水变油”技术向外公布,所有的石油产业将会在一夜之间倒闭!美国的股市会在第二天崩盘!金融体系将会瘫痪!整个社会就会陷于骚乱!所以说,“水变油”技术必须被雪藏,等到石油耗竭时,才可以问世。
 
当记者问及格兰姆斯是否担心“水变油”技术对于能源行业的颠覆性影响,他的回答却颇为谨慎,他承认目前催化剂的效率仍然很低,“目前为止,我们还不具备拯救人类的能力”。
 
然而,格兰姆斯对未来的研究持乐观态度。他向记者讲述了他未来的三步计划:第一步是给纳米管安装感应器,让它更好地起到光导作用;再者,通过在纳米管的表面更平均地沉淀铜纳米颗粒;第三,使用实惠的太阳能光电板,这样一来,可以更长时间给薄膜照明。“结合其他一些改进,转化速率还能成倍提高。”
 
格兰姆斯还指出,“水变油”技术顺带提供给二氧化碳一个绝佳的处理方式。“我相信如果有一个集中的二氧化碳来源,就像煤电厂一样,这个生产工艺就能得到工业应用。”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校的物理化学家Michael Grtzel称这个结果是基础性的研究,它表明纳米管通过变化试验,能让“水变油”具备更高的转化效率。科罗拉多州葛尔登市的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的电子化学家约翰·特纳也表示,这是很好的工作,很有科学性。但他指出,处理二氧化碳,或许还有更好的方法。现在已有人通过工业生产,把二氧化碳变为合成气,而且可以在同一个生产过程中把合成气转化为液态碳氢化合物,而格兰姆斯的实验则需要依靠太阳光提供转换条件,这样一来,二氧化碳转换为碳氢化合物,就变成了间断性生产过程。
 
更多阅读
 

2009年2月10日星期二

咖啡也可以做汽油

咖啡做的汽油

燃料生产的一种新原料

    以植物为原料来生产柴油机使用的燃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事实上,在德国人Rudolph Diesel发明引擎的19世纪后期,他就有进行了以纯花生油为燃料的早期尝试。随后,原油由于它使用更方便,也更便宜,成为了柴油机燃料的主要来源。现在新形式的生物燃料又要改变这一格局。最新加入到制作生物燃料的原料来自于一种风靡世界的饮料的残留物--咖啡

    生物燃料现在变得越来越流行。在美国,明尼苏达州颁布了一项法令:即所有该州内销售的柴油中要含有2%的生物燃料(其中的大部分来自于该州种植大豆的农民生产的作物)。在公共交通和私人汽车以及在一些国家的火车使用的燃料中,也可以看到生物燃料混合到汽油中使用的情况。飞机引擎制造商也在尝试将生物燃料混合到航空燃料中作为飞机的动力燃料。由于生物柴油的原料都是来自与植物,而植物本身就会转化为二氧化碳,所以这样的话使用生物燃料的碳排放相对来讲比使用化石燃料的碳排放要小。

    咖啡也是一种植物作物。但是通常,当咖啡豆被磨成粉末然后做成饮料之后,咖啡的残渣往往被扔掉或者被仍在花园中做了肥料。位于里诺市的内华达大学的Narasimharao Kondamudi, Susanta Mohapatra 和 Manoranjan Misra发现,咖啡渣可以比较容易的被转化为自身重量10%-15%的生物燃料。除此之外,当咖啡渣生产出的燃料在引擎内燃烧后不会产生刺激性的气味——仅仅有一点咖啡的味道。一些由食用油制造出来的生物燃料在汽车引擎燃烧后会排放出一种快餐店的混合味道。在燃料油被萃取出来之后,剩下的咖啡渣仍然可以用来作为肥料。

    这些研究人员从2年前就开始着手这项工作了。Misra博士非常喜欢和咖啡,有一次把一杯未喝完的咖啡留到了第二天,第二天发现咖啡的表面覆盖有一层油状的薄膜,由于他当时正好在研究生物燃油,他便号召同事一起来探究咖啡作为生物燃料的可行性。而附近的星巴克咖啡厅也很乐意与提供咖啡渣来帮助他们的研究。

    他们发现,咖啡渣为原料生产的燃料品质和市场上最好的生物燃料品质一样优良。但是不像大豆或者其他的植物燃料,生产咖啡燃料不会占用本来应该用作食物的作物和土地。

    未经处理的纯植物油,例如Diesel先生使用的花生油,通常都有很高的粘性,使用这样的燃料需要将引擎进行一些改造。柴油粘性更低而且直接可以被引擎使用,通常不需要或者只需要做很小的改动。对咖啡燃料的萃取工作和对其他植物油的萃取差不多。它需要进行一个被称作“酯交换”的过程,就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咖啡渣与乙醇进行反应。

    研究人员使用的方法是将咖啡渣隔夜使其干燥,然后放入一些常见的化学溶剂中,例如正己烷、乙醚和二氯甲烷,来溶解咖啡渣中的油类成分。然后将咖啡渣过滤,萃取出溶剂(溶剂可被用到下次的溶解过程中)。剩下的油经过碱的处理以除掉游离的脂肪酸(就像肥皂清洁的原理一样)。然后将处理后的油加热到100摄氏度以完全除掉水分,再用甲醇和催化剂处理,便会发生酯交换反应了。之后将其冷却至常温,静止一会,生物燃油就浮上表面了,底部会留下一层甘油。除掉这层甘油,剩下的就是纯净的没有杂质的咖啡燃油了。

    尽管有些人想在家里使用食物残渣和回收的烹饪油来自制燃料,然而咖啡燃料看起来更适合被大规模的生产。Misra博士说生产1升的生物燃料需要5-7公斤的咖啡残渣,视不同咖啡的含油量不同而有差别。在他们的实验室,他的团队建起了一个一天能生产1加仑生物燃料的生产设备,大概每天要使用19-26公斤咖啡渣。研究人员估计,如果建造一个中型的燃料生产设备的话,那么所生产每加仑燃料中所包含的建设成本费用大约是1美元。

    如果有某个机构能够从咖啡生产线和餐厅收购大量咖啡渣的话,进行商业化的咖啡燃料制造是可行的。这个行业的前景是广阔的:美国农业部的一份报告表示,每年全世界要消费超过700万吨咖啡,这意味着这些咖啡的残渣可以生产3.4亿加仑生物柴油。也许有一天,来一杯咖啡,也可以给你的车子加满油。

http://www.yeeyan.com/articles/view/chengmine/28206

http://www.economist.com/science/tm/displaystory.cfm?story_id=13056077

2009年2月9日星期一

为什么说可持续能源是不可持续的

虽然科学家都同意,我们需要减少运输和电力产生中的二氧化碳排放,以防止全球气候继续变暖,变得更反复无常。但绝大多数可更新的能源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非可更新的资源 2008年太阳能电池板技术迅速发展,它的能源转换效率有了质的飞跃,能与化石燃料一较高下。尽管电池板的主要成分硅在地球上储存丰富,但效率的提升依靠 的是稀有金属如铟和铂——如果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可更新能源的话,两者的蕴藏量将在10到15年后用光。意味着可持续能源本质上仍然是不可持续的。

http://science.solidot.org/article.pl?sid=09/02/08/0537235

2009年2月6日星期五

乙醇——尚待开发的生物能源

0世纪70年代后,两次石油危机相继出现,给全球的经济造成巨大损失,能源问题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对我国来说,据统计,空气中的CO2、硫化物 和颗粒悬浮物约70%来自化工石油燃料燃烧的排放物。近年来,我国大量消耗化工石油燃料,使大气中硫化物和颗粒悬浮物含量急剧增加,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 每年达1000亿元以上。

生物能源是指利用生物可再生原料及太阳能生产的能源,生物能源主要包括生物电能和生物燃料两大类。生物电能主要是利用各种植物秸杆进行发电,而生物燃料则是通过发酵产生甲醇和乙醇燃料等。生物能源既是可再生能源,又是无污染或低污染的绿色能源。

生物能源不含硫,其碳循环是动态的,能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和水,将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储藏在植物中,是一种可再生的环保型新能源。因此,开发生物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各国己广泛开始关注用生物能源来代替化石燃料,并制定了相应的计划,如日本的“阳光计划”、印度的“绿色能源工程”、美国的“能源农场”和巴西的“酒精能源计划”等。

生物燃料乙醇

生物燃料乙醇也称燃料酒精、乙醇汽油和乙醇柴油。燃料乙醇可以单独作为一种燃料或作为改进型混合燃料。生物燃料乙醇是一种燃烧充分、可再生的燃料,近年来备受青睐。

在1979年,美国便开始制定酒精发展计划,同年,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开始对稻草、废木材等进行能源化研究,时至今日酒精发酵技术已基本完善。1980年, 美国和加拿大两位华裔教授几乎同时宣布已经解决木糖酒精发酵的问题,这一研究成功使半纤维素利用进入一个崭新阶段。1998年9月由美国第一家商业化以纤 维质(蔗渣和稻草壳)为原料生产酒精的工厂破土动工。

目前生物燃料乙醇的制备有2种,一种是直接由淀粉、蜜糖等物质通过各种转化,最后分 离出乙醇:一般的方法是首先使用淀粉酶,经水解成为醛,然后把剩余化学键折断,经葡萄糖酶催化,生成葡萄糖,最后用酵母发酵法,把葡萄糖转化成乙醇。另一 种是由木质纤维通过发酵作用生产乙醇:纤维素制备乙醇主要有酸水解和酶水解乙醇生产工艺两大类。目前对酸水解研究较少,因其较酶水解工艺来说,研究和发展 潜力较弱;纤维素酶水解乙醇生产工艺可以分为分步水解发酵工艺、同步糖化发酵工艺以及复合水解发酵工艺。

从原材料来看,各国的乙醇主要以玉米、小麦、薯干等粮食为原料经过发酵生产而成。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以谷物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料乙醇的国家。2004年,美国生产乙醇消耗的玉米约占其产量的11%。

面临重重问题

目前,生物燃料乙醇主要存在如下问题:①使用粮食作为发酵原料生产乙醇;②从植物中提炼乙醇需要耗费大量能源;③酒精废液带来环境污染;④燃料乙醇价格没有优势。

而其中最严峻的问题是使用粮食作为发酵原料生产乙醇。这不仅大大提高了燃料乙醇的生产成本,还导致了能源与粮食的矛盾,必将引发粮食安全、争用农地等问题。 越来越多地使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可能给世界范围内已经高度开发的土地和水资源造成更大的压力。如果在2015年前将生物燃料占全球燃料总需求的比例提高到 5%,那么,世界耕地面积就必须比目前扩大15%。

我国已经于2007年5月份叫停了用玉米提炼生物乙醇的新项目,而改用甜高粱、红薯和 木薯。现有的以玉米为原料的生物乙醇项目也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全部转化为甜高粱,红薯和木薯。另外,在我国,来自农田及森林的废弃物如玉米秆、稻麦秆等相当 多,若利用这些纤维原料替代淀粉类原料,则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解决能源与粮食的矛盾。目前由于缺乏有效的原料预处理和发酵方式,纤维类原料生产生物燃料 乙醇未被广泛推广使用,因此对这两项关键技术的研究将成为今后的重点。而纤维素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实用性关键在于木糖发酵,因此找出发酵的优良菌种成了必 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日本生物能公司在日本神户和京都等大学研究人员的帮助下,使用生物工程设计的酵母,可直接把淀粉发酵成乙醇。公司用此法获得约92%的 理论乙醇产率,由此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筛选出发酵乙醇的优良菌种,并优化了利用纯木糖培养的条件。

同时,我们也需要进一步进行生物燃料乙醇生产过程的优化研究。综合利用生产原料,根据原料的不同特性,筛选经济可行的生物能源生产路线,加大副产品加工利用,从而降低生物能源生产成本。

发展生物能源和种植油料作物可绿化荒山、滩涂、盐碱地。我国南方约有2千万平方米荒山荒坡,北方有l亿平方米盐碱地,利用荒山荒坡和盐碱地、荒滩、沙地种植能源植物既不占宝贵的耕地资源,又可提供大量的生产原料。

在我国,生物能源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经过近年来的发展,生物能源已经得到长足发展。随着科研的深化,政府配套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宣传力度的不断增加,、相信未来生物能源产业在我国将得到蓬勃发展。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3227

催化剂表征大全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9848

第一讲 EXAFS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http://www.chemj.cn/viewthread.php?tid=5040


第二讲 XANES在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http://www.chemj.cn/viewthread.php?tid=5249


第三讲 XAFS网络资源
http://www.chemj.cn/viewthread.php?tid=5424


第四讲 催化剂表征概述
http://www.chemj.cn/viewthread.php?tid=5498

第五讲 催化剂表征中的原位技术

http://www.chemj.cn/redirect.php?tid=5747

卫报:生物燃料也许危害更甚

http://www.yeeyan.com/articles/view/Kristine/27330

http://www.guardian.co.uk/environment/2009/feb/02/biofuels-health

对使用不同燃料需要付出之健康代价作过统计的科学家指出,某些生物燃料引起的健康问题更甚于汽油和柴油。

 

研究表明,现已在美国广泛生产的玉米基生物乙醇,对比传统燃料而言,给环境和健康带来更大的负担。但是,新一代的生物燃料则备受期待,它们提炼自有机废物或者非粮用贫瘠地块出产的植物,对应的环境和健康代价只相当于标准汽油的一半或者现有生物燃料的三分之一。

 

这次的工作,为提高人们对现代玉米基乙醇的关注的研究添上了一笔。

去年的几项研究均表明,种植玉米来生产乙醇生物燃料会推高粮食价格;环保人士则强调了另外一些问题,如为了获取土地种植燃料作物而引起的森林退化等。英国政府的可再生能源顾问则建议,在预防不良气候影响的控制工作未到位前,暂缓推广生物燃料。

 

研究人员使用美国环保局开发的电脑模型计算后发现,每加仑汽油的环境及健康代价为71美分(50便士),而同等分量的玉米乙醇燃料,其代价则因生产方式的不同而介乎72美分到1.45美元之间。

而下一代的所谓纤维素乙醇燃料的代价为19至32美分不等,视乎其所用的原材料类型以及生产技术而定;这是一种从木质作物中炼取的试验性燃料,而木质作物不会与传统农业争夺用地。这些研究结果今天都在线发布于《美国国家科学院会刊》上。

 

明尼苏达大学生态演化及行为系的David Tilman教授说,“迄今为止,有关生物燃料的讨论大都集中于温室气体上,然而我们发现,还有许多或好或坏的影响未被讨论,所以我们希望把分析从温室气体拓展到至少一个的其他项目上,于是我们选择了健康影响这个项目。”

传统燃料引起的健康问题已获得深入研究,它们通常都是由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煤烟微粒以及其他污染引发的;而对生物燃料来说,引发问题的是种植和生产过程中散发的微粒。

 

Tilman教授指出,“玉米需要氮肥,而部分氮肥以氨的形式出现,那是会挥发到空气中的;氨粒子带电,还会将微细的尘埃粒子吸引过来,它们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大小相当于2.5微米的粒子,这种粒子会对健康造成重大影响,其中一些被强风吹到人口密集地区,损害大多数人的身体健康从而增加了使用生物燃料的代价。

 

生物燃料和汽油引发的健康问题包括越来越多的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以及夭折,研究团队已经计算出与这些疾病相关的经济代价。“对经济来说,损失的就是商品、是本来可以作出贡献的多产工人。”其中一名队员Jason Hill说到,他是明尼苏达大学环境学院的一位经济学家。

另外一位队员,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家Stephen Polasky博士指出,“这些成本不是由生产、销售以及购买汽油或者乙醇的人来支付的,是由公众来支付的。”

 

去年,政府可再生能源署主管Ed Gallagher在一份报告中建议,像砍伐森林一类因生产生物燃料而引发的、会导致温室气体排放意外增加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预防、控制之前,英国政府应暂缓推广生物燃料。

报告中提出,如果燃料替代工作未经细究即推行,现有的生物燃料生产目标到2020年时就会引起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性增长以及令赤贫国家更加贫困。

 

Gallagher还在报告中建议,政府应推出奖励措施,以促进新一代生物燃料的生产。这里说的“新一代”就是明尼苏达大学研究人员研究的纤维素乙醇,它可以从诸如柳枝和麻风树之类生长于贫瘠土壤、需肥极少的植物中提炼出来,不过其转化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

 

Tilman认为,我们需要尽快把燃料转换工作从玉米基乙醇上转移出来。

“我们已经比只盯着温室气体的研究更进一步了,而且还发现了一些极为重大的影响。在我们把主要资源分配给生物燃料之前,我们应尽可能量化它对社会其他方面的影响,譬如水质、生物多样性等等,并且把这些都纳入到我们的分析中。” 他希望,这可以促使社会“长期致力于寻找合适的生物燃料”。